1)第一百七十章 永昌伯爵_穿越知否混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汴京勋贵之中,家道中落者有之,儿孙不成器,丢了爵位者有之,父祖败家,儿孙争气,力挽狂澜,使得家族又回到汴京主流圈子的也有。

  像英国公家,宁远侯家,还有韩国公,忠敬候家这等时代掌权人都成器的,也不在少数,唯有一家,虽然仅仅是个伯爵,每一代都看上去都不是什么权柄厚重之人,但却从开国以来,富贵不缺,甚至在现在成为汴京数一数二的富户,还不招人嫉妒的,仅此一家,就是永昌伯爵府。

  初代永昌伯爵是太祖当年简拔于行伍之中,不是什么有名有姓的大将,走了运才得了个伯爵,太宗皇帝继位之后,因非太祖一系嫡系之人,初代永昌伯又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在太宗还是个亲王的时候,就属于既不投靠,又不失亲近的,自然不会叫太宗忌惮,虽没得什么重用,但也立下不大不小的功劳,把爵位改成了世袭罔替,家里也有了一个开国辅运的丹书铁券。

  又幸运的是,当年废王赵廷美作乱,初代永昌伯刚刚去世,新继任的永昌伯正在孝期,没担任什么要职,没有被赵廷美作乱波及到,其余勋贵,不是因为和赵廷美有来往被牵连,就是在叛乱中损失惨重。

  反而什么都没做,不起眼的永昌伯,把自家的财产保留了下来,又趁着太宗清算废王一党,给儿孙置办了一些田庄店铺,那时候还不觉得有啥,到了真宗皇帝手上,再加上先帝几十年在位,汴京朝局虽有波澜,但却一直蒸蒸日上,永昌伯当初置办下的那些田产铺子就有了大用,家中愈发的富足,家中产业虽然分散,但都是挣钱的产品,单独一个拿出来不惹人眼红,但合在一起,却是永昌伯成为明面上大宋数一数二豪富之家的底气。

  虽然说汴京肯定有比永昌伯一家更有钱,更富贵的,但能像永昌伯府这样,所有的产业能见光的,汴京独此一家。

  这也和永昌伯府的处世原则有关系,可能是因为先祖的表率,每一代的永昌伯,都不会去争权夺利,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再加上世袭罔替的爵位,让人不敢对永昌伯府的产业起了觊觎之心便可。

  但是到了这一代永昌伯,虽然说也秉持了先祖那一套,不站队,不争权的处世原则,但却是因为自身太过于平庸,比起前面三代永昌伯差远了,又是个好女色的,当初宁远侯训斥顾廷烨,成亲之前就有了庶子,就是因为永昌伯的前车之鉴。

  永昌伯府好歹是个伯爵府,家中更是豪富,但却没一个有头有脸的人家,愿意把女儿嫁到永昌伯府,就是因为永昌伯成亲前就有了庶长子,无奈之下,先永昌伯只得给儿子娶了一个寒门武将之后,也就是现在的吴大娘子。

  不过也是错有错着,顶尖勋贵之家看不上永昌伯,最多只肯下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