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 小局与大局_穿越知否混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头,今天发军饷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秦州军营,一大早将官们各自点卯,并要求通知休假的军士中午的时候务必到场,除了安排执勤守备的军队,其余人等,若无火烧眉毛的事情,都要求在军营里待着,点完卯之后,吃完中饭,各自在营房里待着,等待新上任包都统的号令去校场集合。

  一个看上去只有十七八的少年军士望着自家都头,小心翼翼的问着今天是不是要发军饷了,他可是听别的老兵说,今天蜀县侯就要来军营巡查,军中传言,今天他会补齐已经欠发三个月的军饷。

  “是啊刘头,我们也不奢望这次能发全响,和之前一样,半响就成。”

  虽说禁军卫士一月饷银一贯钱,但实际上除了汴京禁军有数的几只部队,其余禁军,基本上都是发半响,只有在战时的时候,才会发全响,也不单单是西北这样,西军虽然比不上河东军,但饷银却和河东军差不到哪去。

  西军欠缺的,只是马匹,军械,以及后勤保障这一块,当然,军饷发放及时性上,也比不上河东军,西军将士们已经习惯了,谁叫大宋最大的威胁是北辽呢。

  那个姓刘的都头在少年军士的头上狠狠的拍了一下,狠狠的瞪了下一起跟着起哄的老兵,才把少年兵拉到一旁小声说道。

  “亏你还姓全,我告诉你,蜀县侯爷是咱们家的亲戚,更不用说他和二公子还是结义兄弟,比二太太认识的还早,别人不撑他,我们必须得撑他,你在这里添什么乱,既然侯爷说发,那就一定会发,你们家三叔公不是说了吗,侯爷有的是钱,他这次来西北,是为了把自家爵位转为世爵的,相比于这个,三个月军饷算什么,又不是让他承担咱们今后所有的军饷。”

  刘都头不姓全,但却是全家庄子上出来的,当然也自认为是全家人,而少年军士,却是正儿八经的全氏族人,他口中的三叔公,实际上不过是个三十岁的营指挥,只不过辈分大了些,全家在西北能成为地头蛇,压着老牌军阀出身的折家,新贵种家成为除汴京勋贵外的第一将门,除了靠姻亲,故旧之外,就是因为雄武军中至少三个营指挥,一个都指挥使,大量的都头和什长都是姓全的,或者是全家庄户出身。

  也正是靠着这些实力,即便当年全武不过是个五品将官,作为全氏一族的领头羊,折家和种家也不得不低全家半头,种家刚刚露头,在军中势力还没那么大,折家一直被大宋皇家防备,以免出现第二个李元昊,不像是全家,除了雄武军,秦风路其他军队中,也有全家的人,只不过没雄武军这么严重,几乎被人差点称为全家军了。

  类似这样的刘头和全姓少年的对话,在军营中比比,不同的是,大部分营房内和这个还是有区别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