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7章 新人到来_短跑:璀璨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匆匆。

  进入12月份后,天气更冷,完全不能进行室外训练。

  杨浩只能在训练局的室内田径场训练。

  为了不耽误上课,基本上都是每天开车往来学校和训练局。

  田径馆。

  杨浩和王胜男一起进来的时候,看到跑道上有个陌生的身影。

  “有新人来?”

  王胜男之前听李衡说过,回答道:“之前说有个帝都田径队的新人,叫张培蒙,不知道是不是。”

  杨浩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应该就是了。

  张培蒙,前世国家队100米和200米主力成员,身体条件很好,天赋也不错。

  在13年的跑了10秒的成绩,而那时候已经超过26岁。

  根据百米短跑运动员创造世界纪录的年龄来看,巅峰期一般在22-26岁。

  而张培蒙那时候基本是巅峰期末尾或者已经过了巅峰期。

  前期基础打的不好,训练方法也有问题,否则,他在22-26岁之间肯定能跑进10秒。

  还有苏丙天,百米天赋要更好,30岁后还跑出了9秒83的成绩。

  如果能在20岁以前接受更加科学的训练,在身体素质的巅峰期肯定能跑出比9秒83更好的成绩。

  比如起跑。

  前世12年伦敦奥运会,苏丙天太过追求起步加速的爆发,以至于后程完全没有速度。

  虽然前几步确实速度够快,以至于连博尔特都有些懵逼,但有什么用呢?

  百米不是只有前程。

  苏丙天后来实力提升,也是因为不再过度追求前程,起步中规中矩,而后程能力大幅提高。

  想到这里,杨浩暗暗决定,只要有机会,一定尽早把他们带上正道。

  旁边。

  王胜男见杨浩皱眉思考,好奇地问道:“小浩,想什么呢?”

  “啊?”

  杨浩回过神,笑了笑:“没事儿!走吧,去见见新人。”

  场边。

  冯树勇,于立伟,李衡以及张培蒙的教练也在。

  他们正在交流训练方法。

  目前来说,因为有杨浩的例子在,李衡在国内短跑领域算是最为权威的教练。

  原本雅典奥运会后总结的训练方法和理念,下发之后地方队的教练并不是特别看重。

  但随着杨浩今年的爆发,并且在世锦赛上成功夺冠,地方队的教练没办法,也没理由再忽视他的百米技术。

  也是因此,各地方队对百米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也都有了一定的改变。

  比如抬头问题。

  以往因为小步快跑的理念,过度追求前程爆发,选手往往是三步抬头,没有能充分发挥重心前带来的加速优势,到了后程,速度下滑幅度非常大。

  基本没过50米就其他选手超越并拉开差距。

  现在也都在学杨浩的百米技术,抬头不再那么早,基本都要20米以后抬头。

  “杨浩来啦!”

  看到杨浩,于立伟笑着打招呼。

  杨浩点点头:“你们讨论什么呢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