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百十三 弗格森重临?陈小亮更衣室开启吹风机模式!_百分百防守,所有教练都想签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比0,轻松惬意,兵不血刃,曼联在主场迎来联赛四连胜。

  曼城4比0战胜伯恩利之后,继续多赛一场落后1分排在第2,但曼城余下的联赛赛程里,BIG7球队就只有曼联和如今越发萎靡的热刺,而曼联还有一堆强敌要踢。

  比赛结束后,滕哈赫甚至还让没有上场的球员在球场里做了一会有球练习保持状态,因为接下来大量的旅途耗时与比赛日停训,会大大减少球队正常训练的时间。

  两次风骚的超长距离传中助攻,加上拖后的组织出球与防守拦截,陈小亮自己都数不清是第几次获得全场最佳了。

  14点训练点数到手(73→87),外加与BIG7交手翻倍加成下的8点突破点数(2→10),像热刺这样眼下的实力与江湖地位严重不符的“BIG7”成员,实实在在成了陈小亮的点数提款机。

  第二天球队练了一天,滕哈赫干脆人尽其才,在分组技术训练环节里,请陈小亮给一线和预备队里的中场、边后卫、边锋球员讲起了传球的技术要领与心得。

  但这玩意就和篮球里的投篮一样,标准的套路、用哪个部位击球、打在球的不同部位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等等,这些对职业球员来说都是从小就学到烂熟于心的东西,剩余的个人心得里面,语言可描述的东西实在很有限。

  不管是投篮和手感还是出球的脚感,都相当依赖于天赋。

  苦练技术的人多了去了,但最后成为传奇中场、任意球大师的球员却依旧寥寥无几。

  这也是天才型的球员在退役之后很难成为优秀的主教练的原因。

  就好比马拉多纳执教阿根廷,告诉贝隆让他在中场接球后先连过3人,然后妙传助攻克雷斯波进球,贝隆只能回应一句:“臣妾做不到啊!”

  踢得了吗?

  踢不了,没那个天赋知道嘛。

  不过陈小亮还是提出了一点,这是他在带领队员们加练的时候总结出来的,那就是在球队的整体战术框架下,与相应位置的队友多练习一下小范围的配合套路、强化与个别重点队员的默契。

  比如传中,当年老曼联92班崛起的时候,贝克汉姆给谢林汉姆的传中与给约克、科尔的传中就不完全一样,因为前者喜欢攻前点头球甩后点,而后两位则能够依靠出色的身体素质去中路抢点或者包抄。

  而这几名前锋也了解贝克汉姆的传中套路,传向前点,就知道是给谢林汉姆的,中路的前锋进入佯攻牵制模式,如果传向中路,则是前点的谢林汉姆变成僚机骚扰对方后防。

  在知道队友的接球习惯的情况下,与其进行大量的配合训练提升默契,这样即便无法成为能给每个人都送出妙传的大师,那也能够在球队的实战为自己的队友送上心有灵犀的传球。

  比如在现在的这支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