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一章 危机来临_逐鹿北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轨都这么说了,要是换了其他皇帝,恐怕心里早就怀疑了,哪怕不杀杨坚,也不会重用他。

  可宇文邕十分不悦道:“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

  杨坚知道后十分畏惧,行事小心谨慎,以韬光养晦,大臣的劝说宇文邕都不信,何况高顺的离间计,还都是捕风捉影。

  可两次的事情,让杨坚心生警惕,他已经够低调了,怎么还有人暗中算计他。

  “今日之事,尔等有何看法,都说说看。”

  宇文邕把崔猷第二封奏书让他们看,然后让他们发表意见,讨论一下可行性。

  宇文宪道:“陛下,臣以为此计可行,齐、陈两国看似友好,实际上貌合神离。

  陈帝顼始终不忘淮北之地,两国国书往来频繁,始终在议论此事,仿佛要通过文书分出个高下。”

  宇文宪说的不错,一开始两国的国书,写的都是正事,相互提条件,讨价还价。

  可是慢慢的,两国就开始了文斗,诗词歌赋一样样比试,在高顺的操控下,双方各有胜负。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种比试是分不出个高下的,毕竟这是两个国家在此试,都调动了全国的文人。

  和真正的战争比,这种方式文明了许多,可双方不服输的架势,也着实挺吓人。

  每当齐国这边落于下风,高顺就会拿出一首诗或者一篇赋,总之他可以力挽狂澜,大儒之名名副其实。

  而国书没有停,也就意味着两国没有真正结盟,也代表着陈国没有放弃。

  有的大臣可能把这当成了差事,可对于皇帝来说,这是事关祖宗基业的大事。

  这种方式的切磋,有点类似后世的贴吧、论坛,两大势力互喷,两国的文人都是水军,但他们的言辞可要文明许多,也犀利许多。

  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有一定威力的,有不少文人都被气病了,但还不忘记骂人。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始终抽身事外,打打嘴仗算什么,总比真打仗好吧,如果能持续个几年,他就有底气真刀真枪的干。

  可惜高顺也有失算的时候,就在他在军中闭关训练的时候,周国的一封国书送到了陈国。

  陈顼看到国书大喜,周国竟然要讨打齐国,这绝对是千载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陈顼不动声色的招待了使者,亲自写了一封信,回复了宇文邕,说这件事要好好谋划一下,言下之意就是答应了。

  长安的街头上,宇文邕带着护卫漫步,看着往来的百姓,他的心情很不错。

  陈顼答应了联合,这也意味着齐国可能会覆灭,哪怕高长恭和斛律光都在,集两国之力,还怕灭不了一个齐国?

  ……

  建康,皇宫。

  淳于量站在陈顼面前,低头看着周国的国书,半天面带喜色道:“陛下决定北伐了?”

  陈顼认真地点点头,道:“高顺小儿,始终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